
| 术语类别 | 术语名称 | 英文对应 | 核心定义 | 关键特点 | 典型应用场景 |
| 一、基础杆法 | 中杆(定杆) | Center Cue | 击打母球正中心位置,使母球撞击目标球后几乎静止的杆法。 | 发力均匀,母球无明显旋转,碰撞后停留在碰撞点附近(短距离)。 | 目标球与母球距离近(≤30cm),且下一杆目标球位置无需母球走位时(如贴库球轻推落袋)。 |
| | 高杆(跟杆) | High Cue | 击打母球中心偏上位置,使母球撞击目标球后继续向前滚动的杆法。 | 母球带 “前旋”,碰撞后沿原方向跟进,跟进距离与击球点高度、发力强度正相关。 | 目标球落袋后,母球需跟进至下一杆击球位置(如连续击打同一半台的球)。 |
| | 低杆(缩杆) | Low Cue | 击打母球中心偏下位置,使母球撞击目标球后反向退回的杆法。 | 母球带 “后旋”,碰撞后沿原方向回缩,回缩距离与击球点高度、发力爆发力正相关。 | 目标球在母球前方,需母球回拉至后方球位(如目标球落底袋,母球回拉至中袋附近)。 |
| | 推杆(轻推) | Push Shot | 以轻柔发力击打母球中上部或中心,使母球缓慢推动目标球的杆法。 | 发力轻柔,母球无强烈旋转,整体移动速度慢,稳定性高。 | 目标球靠近袋口(“袋口球”),需避免发力过猛导致目标球弹袋而出时。 |
| 二、进阶杆法 | 偏杆(侧塞) | English (Side) | 击打母球中心左侧或右侧位置,使母球带侧旋,碰撞库边后改变反弹角度的杆法。 | 母球带 “侧旋”,反弹角度偏移(左塞左偏,右塞右偏),偏移幅度与侧旋强度相关。 | 需利用库边反弹走位(如母球经 1-2 次库边反弹后衔接下一杆),或修正母球偏移误差。 |
| | 扎杆(弧线球) | Masse Cue | 球杆与台面呈较大夹角(30-60°),击打母球侧上方 / 侧下方,使母球呈弧线轨迹的杆法。 | 母球带 “侧旋 + 上旋 / 下旋” 复合旋转,轨迹为弧线,可绕过障碍球。 | 目标球被其他球阻挡(“挡球”),常规直线击球路线不通时(如障碍球距目标球较近)。 |
| | 跳杆(跳球) | Jump Shot | 球杆杆头从母球下方快速向上挑起,使母球脱离台面跳跃过障碍球的杆法。 | 母球短暂离地,沿抛物线轨迹越过障碍,需控制跳跃高度与落台位置。 | 障碍球与目标球距离较近(≤20cm),无法用扎杆绕过,且母球有跳跃空间时。 |
| | 刹车杆(急停) | Stop Shot | 结合中杆与轻微低杆特点,使母球撞击目标球后快速停止的杆法。 | 发力稍带 “短促顿击”,母球碰撞后瞬间停住,无明显跟进或回缩。 | 目标球与母球距离中等(30-50cm),需母球精准停在碰撞点,避免干扰其他球时。 |
| | 定杆加塞 | Center English | 击打母球中心偏左 / 偏右位置(侧塞),同时保持中杆发力逻辑,使母球带侧旋且碰撞后少走位的杆法。 | 母球带侧旋但无明显前 / 后旋,碰撞后轻微移动,主要通过侧旋调整反弹轨迹。 | 需利用侧旋修正库边反弹角度,同时避免母球大幅走位(如贴库目标球落袋后母球贴库)。 |
| 三、辅助技术术语 | 杆法组合 | Cue Combination | 同时运用两种及以上基础杆法(如高杆加右塞、低杆加左塞)的复合杆法。 | 母球带多种旋转(如前旋 + 侧旋),走位轨迹更复杂,需精准控制击球点与发力。 | 复杂局面下的多库走位(如母球经 3 次库边反弹后到位),或需同时满足跟进与侧旋需求。 |
| | 薄球(擦球) | Thin Cut | 击球时母球与目标球接触面积极小(≤母球横截面的 1/5),使目标球以大角度进袋的杆法操作。 | 击球点需精准对准目标球边缘,发力轻柔且稳定,避免母球偏移。 | 目标球与袋口夹角小(“大角度球”),如目标球在长边库,需打薄球进对角底袋时。 |
| | 厚球(撞球) | Thick Cut | 击球时母球与目标球接触面积较大(≥母球横截面的 1/2),使目标球以小角度进袋的杆法操作。 | 击球点靠近目标球中心,发力可稍大,母球易随目标球方向跟进。 | 目标球与袋口夹角大(“小角度球”),如目标球在中袋正前方,需打厚球直接进袋时。 |
| | 贴库杆法 | Rail Shot | 母球或目标球紧贴库边时,调整击球点与发力方式的特殊杆法(如贴库高杆、贴库偏杆)。 | 需压低杆尾或调整身体站位,避免杆头碰撞库边,发力时需控制力度防目标球弹库。 | 母球贴长边库,需击打贴短边库的目标球,或目标球贴袋口库边需精准轻推时。 |
| 四、发力与效果术语 | 透力(发力透) | Power Through | 击球时发力连贯,力量充分传递至母球,使母球旋转强烈且走位距离远的发力状态。 | 手臂、小臂、手腕协调发力,击球后球杆顺势前送,无 “发力中断” 感。 | 长距离杆法应用(如母球与目标球距离≥80cm,需高杆跟进或低杆回缩较远时)。 |
| | 顿力(短促力) | Tap Force | 击球时发力短促且有 “停顿感”,力量集中在击球瞬间,使母球旋转快速生成的发力状态。 | 手腕小幅快速发力,击球后迅速收杆,避免力量过度传递。 | 低杆短距离回缩(如母球与目标球距离 20cm,需母球回缩 5-10cm)或刹车杆应用时。 |
| | 滑杆(失准) | Miscue | 击球时杆头未精准击中预期击球点,导致母球旋转异常或走位失控的失误情况。 | 多因击球点偏移(如打高杆却打到母球边缘)、杆头有油污或台面有杂质导致。 | 初学者练习高杆、低杆时,因击球点判断不准或发力不稳,易出现滑杆失误。 |
| | 走位(母球控制) | Cue Ball Control | 通过选择杆法与调整发力,使母球在目标球落袋后移动至预期位置的技术效果。 | 需结合杆法选择、发力强度、台库反弹规律综合控制,是连续击球的核心。 | 每一次击球后均需规划走位,确保下一杆目标球有合适的击球角度(如 “清台” 过程中)。 |
| | 加塞偏移 | English Deflection | 击打偏杆时,因球杆杆头与母球侧面摩擦,导致母球初始运动方向轻微偏移的物理现象。 | 偏移方向与侧塞方向相反(左塞母球稍向右偏,右塞稍向左偏),距离越远偏移越明显。 | 长距离偏杆应用时(如母球与目标球距离≥60cm),需提前预判偏移量,调整瞄准点。 |
上一篇 台球杆法的应用及击打方法
返回列表 下一篇
2025-10-09
2025-10-09
2025-10-06
2025-10-06
2025-10-06